统计与数学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五)

信息来源: 作者: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发布时间:2024-04-24

为进一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血脉,激励广大青年在新征程中砥砺奋进、务实奉献,7月19日,统计与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贺龙桥、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民族博物馆、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追寻红色记忆,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了解当地民族风情,感受文化魅力。

实践服务队首先来到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叶央村格浪水小组的贺龙桥。贺龙桥海拔1969米,于1958年9月建成,桥居金沙江险要处,如藏龙卧虎之势,雄伟壮观。目前桥已弃用,桥板已撤出,只剩桥墩、H型桥塔、钢索、钢架、锚钉。虽然桥已弃用,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如同桥下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水,生生不息,永远向前。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实践服务队随后前往贺龙桥对面的得荣县民族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得荣县民族博物馆馆内分为序厅、战略转移西征入川、红二转战得荣荣光、会师甘孜北上抗战、长征精神得荣力量和尾厅六个部分,生动展现红军长征途径甘孜的历程。在讲解员降央卓玛的解说下,队员们深入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由滇入川,在得荣县发生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其中“牛圈边上的支委会”让队员们感受颇深。1936年5月,红二军团在饥饿生死存亡考验的绝望之际,后卫部队二连在一家牛圈边发现了藏民埋藏在地窖里的青稞。一边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明纪律,一边是饥肠辘辘、伤势严重的战友,在连长张先云、指导员钱治安的召集下,一次紧急的支委会就在牛圈旁召开了。通过民主表决,秉承少数从多数原则,在当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粮食可以要,但部队的群众纪律也必须遵守。最后支委会通过了以五十块大洋和十二块云南小银币购买粮食的决定。大家将埋在地下的四百来斤青稞挖了出来,将五十块大洋、十二块云南小银币用蓝布包了两层,连同用红纸写的感谢信、致歉信一同埋回原处。最终分给伤员每人八小碗,战士每人五小碗,干部每人三小碗,使队伍物资得以补充,革命力量得以继存。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讲解员降央卓玛还给队员们介绍了博物馆旁金沙江畔悬崖绝壁上的岩体军旗。竣工于2022年8月占地面积1936.57平方米的岩体军旗,2023年3月27日,在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团队现场认证下,被成功认证为“修建于岩石上的最大旗帜”世界纪录。据了解,岩体军旗是为了纪念红二军团而量身定制的,这面曾经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军旗,永远在队员们心中高高飘扬。

接着,实践服务队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继续追寻红色记忆。全体队员随讲解员了解革命斗争年代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爱党爱国精神。馆内分为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雪山草地的铭记、爬雪山过草地实景再现、红旗卷起农奴戟、雪域高原鑫面貌六个部分。展览主要以红二方面军长征为主线,全方位展示当年红军三大主力踏破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长征的伟大壮举。在爬雪山过草地互动展厅中,通过声、光、电等手段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讲解员动情的说到,“红军在爬雪山时,有一些年轻的队员,上一秒可能还在跟你交谈,下一秒或许就被活活冻死,但其他队员们不能停下,他们只能直面死亡,直面队友的牺牲,并坚强地继续走下去”。实践服务队的同学们被深深迪触动,也更加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艰苦奋斗,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实践服务队最后去往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博物馆讲解员对当地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服饰和饰品的介绍,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的民族风情,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最亮底色。

通过今天的实地参观学习,激发了队员们爱党爱国、学习干事热情,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努力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