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荐云南省就业创业奖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知》要求,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拟向省教育厅推荐云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1个、云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1人、云南省就业创业先进工作者1人。现将推荐情况公示如下:
一、云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简要事迹:学院长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毕业生初次、年终去向落实率2022届分别为90.32%、93.83%,2023届分别为84.52%、90.67%。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压实责任,形成协同力。落实就创业“一把手”工程,主动作为、上下合力协同解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促就业举措,形成书记、院长责任压实,班子成员深度参与、辅导员班主任具体落实、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毕业生主动求职就业的协同工作机制。
二是精准指导,提升内驱力。积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座谈,打造“心动的offer——职业规划会客厅”等活动,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青春正当时,政管逐梦人”专栏,发布就业创业榜样人物事迹,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三是暖心服务,增强保障力。建立校、院领导班子、辅导员、班主任与困难毕业生的“四对一”的结对帮扶机制,定期与毕业生谈心谈话、精准推送招聘信息、推荐就业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指导课程。设立学生发展咨询室,“一对一”提供求职指导和创业咨询等服务。制定补助奖励措施,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就业求职补助。
四是拓宽渠道,凝聚推动力。学院围绕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学科特色和专业平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作育人新途径,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十余项。积极落实推进访企拓岗工作,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2022年以来在学校书记、校长的带领下走访33家企事业单位,多名学生到走访单位就业。
二、云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李陈凤
简要事迹: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李陈凤同志一直在基层一线牢固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个意识”,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李陈凤同志用过硬的作风和突出的实绩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竖起了95后移民警察的好样子。她是国门线上的“女汉子”,累计检查出入境旅客1余万人次,查获各类手续不符、违法违规人员20余人次,协助查获云南边检总站第一起冒用复工复产名义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件,多次被评优秀并受到上级嘉奖。她是勐康口岸的“蓝衣使者”,主动向服务对象发放“联系卡”,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实效性,保证“24小时咨询、帮助”,服务热线全天候畅通。她是警察岗位的“多面手”,检查员、执勤员、后勤民警、办公室内勤、都是她的“身份”。她是边境口岸的“贴心人”。进村寨、进校园,与孤寡老人促膝长谈、困难群众谈心解忧,真正做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她在边防线上,用点滴小事诠释着移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用点滴小事诠释着移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书写着别样人生。
三、云南省就业创业先进工作者:霍嘉军
简要事迹:霍嘉军同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及要求,准确把握毕业生就业新形势、新方向、新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1345”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以“早研判、早筹谋、早部署、早落实”为工作原则,突出“早、实、新、严、真”的工作特点,打造“永不落幕招聘会”,全力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2021年获评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获评“云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云南省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典型做法被中央及云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学校众创空间获评昆明市级创业园区,纳入昆明市级创业园升级计划。
一是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创设“云财职说”“职点迷津”“生涯体验周”“创享云财”等主题活动,与就创课程紧密衔接,构建四年一贯制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举办“周五职通车”“菜鸟无忧工作室”等品牌活动,与大中型招聘会、宣讲会相辅相成,打造“永不落幕招聘会”,确保岗位供给;强化就业创业保障,坚持就创工作双组长领导制、定期报告制、学生评价制和全程督导制,上下联动、精准帮扶,营造全员促就业良好氛围。三年来,推动学校投入700余万元建成集教学、交流、服务、孵化等功能为一体云财就创空间,面积5300余㎡,组织4000余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14000余个,用工需求19.8万余人,为社会输送25279名毕业生,初次及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保持在80%、85%以上,灵活就业率降低23.05%。
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学实相长 赛实融通”三层耦合式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耦合学生培养训练系统建设,努力实现“交叉融合、学实相长、以训促学、以赛促创、赛实融通”的创新创业之路。众创空间功能不断完善,孵化工位拓展至40个,实战工位6个,覆盖学校所有校区,累计入驻8批180余个项目,带动就业2300余人。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夏季训练营3期,孵化团队57支,在第八、九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获1金2银7铜,省赛获19金21银39铜,实现历史突破,位列省内第一、三;第七届、八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跨境电商直通车赛事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第八届“创客中国”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创客组全省第一名,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
推荐名单已征求学校组织部、人事处、纪委、保卫处以及属地派出所等意见。
公示时间为2024年2月28日—2024年3月6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招生与职业发展中心反映。
联系人:荆斌;联系电话:0871-65213022。
招生与职业发展中心
2024年2月28日